隨意遊 元件頁
青田家烙麵館
相片分享
景點內容
景點描述
又Q又滑的超彈牙麵條,就是烙麵的正字標記,光是名字就讓人覺得好特別,就連作法也很獨特。
麵條的前身,可是一整張的烙餅,老闆娘的父親是浙江青田人,將傳統的做法,傳承下來。
經過再研發、再改良,終於找到做烙餅的最佳比例,麵糊裡,除了加入雞蛋、麵粉以外,還有用兩種穀粉一起調製,要把麵糊打的又細又稠。
這項工作,可是很費功夫,也是影響品質的關鍵步驟,因為沒有好麵糊,就沒有好烙餅。
因為要趁著麵糊品質最佳的時候,一次全部做完,因此用七個鍋子同時開攻,老闆一轉身再添麵糊,動作俐落、一氣呵成,
他還說一次做七鍋還不夠,最好來上十鍋也沒問題,而每次製作的頭一回叫做試鍋,目的是用來調整火候。
只要火候、氣溫還有麵糊的品質,彼此搭配的恰到好處,做烙餅就不需要放油,而這也是烙餅的特色。
剛做好的烙餅,散發出淡淡香氣,熱騰騰的餅皮充滿韌性,本身就十足美味,
接著一片片攤開,在風扇的幫忙下慢慢冷卻,還要放進冰箱冷藏。
不僅能收乾水分,還可以增加嚼勁,最後就會將圓形的餅,切成約0.8公分厚的麵條,乍看之下跟薯條還真有點像。
店內超人氣的湯麵,就屬蕃茄蛋花麵,家常的料理、尋常的食材,如何登上銷售排行第一名?就是有它獨到之處。
先將自製特調的蕃茄sauce倒入鍋中,混合精燉高湯一起滾煮,最後打入一顆蛋,再把熱滾滾的湯頭,倒進煮好的麵裡,
這碗蕃茄蛋花麵,搭配上綠色蔬菜,有紅有綠、色彩繽紛,而黃色的蛋花好像雲朵一樣,飄在橘紅色的天空,光看就覺得很可口。
還有這碗辣醬湯麵,麻麻辣辣的口味,吃起來超過癮,店家精心特調的醬汁,客人一吃就覺得不一樣。
把招牌烙麵,稍微滾煮一會之後,就可以和高湯結合,加點辣油、胡椒粉等等調味料,重點是,最後加入的自製辣醬。
一碗湯麵要好吃,除了麵條以外,湯頭也是重點,店家用大量的豬骨熬上12小時,就成了這鍋乳白色的高湯,
但竟然有客人不識貨,誤以為是洗米水,讓店家好傷心,乾脆掛上板子解釋說明,要大家放心喝、盡量喝。
店家就連小菜也堅持自己做,像是家常的苦瓜茄子就很受歡迎,將苦瓜、茄子分別油炸過後,再淋上自製的醬料,高溫激發出九層塔的香氣,鹹甜中還帶點辣,閃閃動人的小菜,好像一盤耀眼的寶石。
而這碗香噴噴的肉燥飯,也融入了店家的用心,肉燥是用蹄膀下去絞的,成本比較高。
15年來都秉持這樣的理念,老闆和老闆娘也從餐飲的門外漢變成老行家,
研究做麵的過程中多次失敗,卻從未想放棄,堅持終於獲得肯定,絡繹不絕的客人就是最好的證明,
不少名人也愛吃他們家的烙麵,兩夫妻同心協力,把父親傳承下來的好味道,分享給更多人
消費資訊
營業時間
平日11:00~14:00、17:00~21:00
周六11:00~15:00、17:00~21:00
浙江烙麵 香Q軟滑 飄雞蛋香
吃過麵條、板條、米苔目,不過,您吃過烙麵嗎?台北有家餐廳,將打好的麵糊,用鐵鍋烙成皮,冰凍一天,再切成麵條,香Q軟滑,充滿雞蛋香。
彷彿雪地的白濃湯頭,點綴鮮紅番茄,夾起來,這可不是烏龍麵,而是浙江烙麵,古溜到,從筷子不停溜滑梯,還有淡淡雞蛋香,又能拉,又能轉,有多Q看得到,雞骨熬的高湯,甘甜鮮美,滴滴入味。
先把麵粉,倒入冰涼水裡,就能開始打,仔細瞧,大小顆粒的麵糊,30分鐘後,彷彿一面鏡子,光滑到,能倒映出屋頂的燈光,得趁麵糊退冰前,改緊倒進熱鍋,烙餅很嬌貴,老闆眼睛,緊盯烙麵膨脹的情況,調整火侯。
一拋、一接,麵糊彷彿川劇變臉,變成濕潤麵皮,不像一般烙餅乾燥酥鬆,烙麵軟中還得有水氣,還得一張一張,讓它攤開,睡在架子上慢慢吹涼,有夠享受。
接著把烙麵,丟進滾燙熱水,攪一攪、拉一拉,得煮2分鐘,淋上豐腴豬油,高湯裡,還得加入番茄糊除了湯的,還有辣醬烙麵,香辣鹹香,讓人胃口大開。
‧欲知更多詳情,請上民視生活通》http://news.ftv.com.tw/?condir=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