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意遊 元件頁
猴硐神社
相片分享
景點內容
景點描述
旅遊日期:104.03.17 天氣:晴天
來的好不如來的巧,猴洞神社在春天季節能賞到櫻花、金毛杜鵑及鐘萼木等花,加上神社遺址,讓這處隱身在猴洞侯牡公路 旁的神社遺址,除了一點神秘外真是百花爭妍春色無邊了。
由猴牡公路3.5K入口爬上猴硐神社 ,這是神社的主參拜道。石造鳥居前櫻花落杜鵑開,今日來雖錯過櫻花季但卻入杜鵑窩。
目前神社遺址尚有石燈籠四座、鳥居兩座、參拜道石階等,猴洞神社較為特殊的是有正副兩個參拜道,主參拜道上的石燈籠圖案設計為太陽,而副參拜道上的圖案設計為月亮。約有20公尺石階步道往上,古老的石塊步道兩旁遍植杜鵑花,步道上空更是林木遮蔭,是猴洞神社最精華的一小段,可以感受到濃濃的神社氣息。
猴洞神社是日據晚期因二次大戰戰況吃緊,日本為落實實行皇民化而建,猴洞神社位於侯硐「一百階」上方,在台灣回歸後後神社遭到意識形態的破壞,其建築物也任由其毀壞,目前僅存靠近侯牡公路 主參道上的鳥居石柱殘跡供後人憑弔。
猴硐神社 是日據時期所建,供俸掌管大地的天照之神,類似台灣的土地公,所以採礦者都會供奉祭拜。神社原本規模較大,呈南北向朝北祭拜,設有兩座「明神鳥居」,一座為石造另一座靠近本殿的圓形檜木造,入口設有兩座巨型石燈籠,參道兩側也設有型式為「織部燈籠」的石燈籠。
猴硐神社 為少數設有兩條參拜道的神社,本殿早已不在,因長年缺乏維護,目前僅剩兩座殘缺鳥居及參道石階。可由一百階頂侯牡公路 旁或介壽橋懷德亭的登山步道進入,可以鳥瞰侯硐全區。
由神社遺址走向副參拜道,步道兩側的邊坡有不少的金毛杜鵑,可惜來的早尚未開花。
走進從猴洞爬上來的一百階副參拜道,是一條杜鵑窩路徑,兩側濃密的杜鵑花連綿夾道,宛如就是進入杜鵑窩。
副參道昔日的一百階舊石階步道仍在,有部分已被土所覆蓋,靠近馬路上來的部分也改鋪水泥階步道。來到猴洞的遊客,大部分都是仰慕猴洞的「貓」而來,其實猴洞的神社及煤礦遺址更值得你來探索。
原路再走回神社遺址,從神社主參道走下侯牡公路 ,這段主參道舊石階在杜鵑花開時更散發出濃濃的古意。或許下個月當神社上的鐘萼木花開時,你也能來看看鐘萼木花。
旅遊路線圖
瞻仰日本神社的神聖鳥居
建於日據時代的猴硐 神社,主要作用為凝聚地方力量、推動皇民化運動,因應猴硐 地形建立於山丘之上,必須沿著參道慢慢步行而上。神社外有一座混凝土建造的鳥居,一座木製鳥居,並且有正副2條參拜道;目前神社雖已拆除,充滿古意的石階參道、石造和式燈座以及2座遺留的日式鳥居,皆呈現濃濃的日式風情,十分值得走訪。
獨留在山道旁的日式鳥居,除了是神社的精神象徵,也是最忠心的神社守護者。
旅遊日期:102.03.19 天氣:晴天多雲
網路上發表猴硐 的鐘萼木花已經陸續在開花了,今天下午就到猴硐 的猴洞神社找找看有無鐘萼木開花。從猴硐 里一百階爬上猴洞神社,這是猴洞神社昔日最主要的參拜步道,舊石階步道上滿山紅夾道,一朵朵滿山紅綻放枝頭,短短的幾十公尺參拜神道上,宛如走進桃花源中美麗。
猴洞神社古石階沿途及神社上的鐘萼木花還沒有開花,對面侯牡公路 山坡林內 的一枝枝鐘萼木也還沒有開出花朵,猴硐 現在有鐘萼木開花的應該是在金字碑古道 上的樹林間,再過十幾天猴硐 山裡就應該到處可看見鐘萼木開花了。
石砌大屋的左邊步道就是爬往猴洞神社「一百階」步道,也是猴洞神社的主要參拜道,下半段已經被改水泥階步道,到上面才又出現原始的石塊步道,左邊階梯可以進出侯牡公路 上的「劉厝聚落」。
到猴洞神社有三條路線:1.神社主參拜道:由猴牡公路3.5K入口爬上猴硐 神社 涼亭。2.神社副參拜道:一百階步道入口至猴硐 神社 涼亭。3.新步道:新步道從介壽橋頭懷德亭旁步道可爬上涼亭上方空地。
猴硐 神社 是日據時期所建,供俸掌管大地的天照之神,類似台灣的土地公,所以採礦者都會供奉祭拜。神社原本規模較大,呈南北向朝北祭拜,設有兩座「明神鳥居」,一座為石造另一座靠近本殿的圓形檜木造,入口設有兩座巨型石燈籠,參道兩側也設有型式為「織部燈籠」的石燈籠。
猴硐 神社 為少數設有兩條參拜道的神社,本殿早已不在,因長年缺乏維護,目前僅剩兩座殘缺鳥居及參道石階。可由一百階頂侯牡公路 旁或介壽橋懷德亭的登山步道進入,可以鳥瞰侯硐全區。(資料來源:周章淋,黑金的故鄉 猴硐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旅行路線簡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