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意遊 元件頁
龍騰斷橋

- 位置: 台灣 苗栗縣 三義鄉
- 類型: 古蹟巡禮
- 地址: 苗栗縣三義鄉龍騰村鄉道苗49線
- 電話:
- 傳真:
- 網頁: https://www.taiwan.net.tw/m1.aspx?sNo=0001110&id=C100_342
- 電郵:
- 修改:
- 人氣: 132804
- 經度: 120.773842
- 緯度: 24.358435
相片分享
景點內容
景點描述
龍騰斷橋,位於苗栗縣三義鄉龍騰村,原名「魚籐坪橋」。1907年興建完成,因特殊的結構與造型被譽為「台灣鐵道藝術極品」。
歷經1935年關刀山 大地震及1999年921大地震,百年古蹟只剩磚拱橋墩,供人憑弔!
2000年被文建會指定為為震災紀念物,2003年苗栗縣政府公告為縣定古蹟。
離開後龍鎮半天寮好望角 ,來到三義鄉龍騰斷橋遊憩區。
廣場上2棵大樹枝葉茂盛,樹下設有座椅,大熱天在此乘涼可消消暑。左前方即是龍騰斷橋。
龍騰斷橋對面是舊山線龍騰鐵橋
舊山線鐵路三義~后里,全長15.9公里,著名的龍騰斷橋和勝興車站 都在這一線上。
因鐵路電氣化,新山線通車,1998年9月23日舊山線三義~后里間停駛。
2010年三義~舊泰安站之間的舊山線復駛計畫中在此設置魚藤坪車站。
龍騰斷橋只剩磚拱橋墩遺址供人憑弔
龍騰斷橋解說文
斷橋背面有一草坪及木棧道,只是我們時間有限,沒走上去。
龍騰斷橋歷經2次大地震,紅磚橋墩還是屹立不搖,與藍天白雲相互輝映!
斷橋前有一往下步道,步道終點還有幾座斷橋橋墩。
龍騰溪水潺潺
舊山線龍籐鐵橋
步道終點是龍騰斷橋南端的磚拱橋墩及石牆遺址
希望屹立不搖的磚拱橋墩能挺過歲月摧殘
遙望剛才走過的北端的斷橋遺址
回到廣場,剛好見到龍籐鐵橋上舊山線鐵道自行車通過。
今年8月中才開始營運的三義舊山線鐵道自行車,採取網路預約訂票,現場取票模式。
自勝興車站 ~鯉魚潭 ,來回共12公里,約1.5小時,票價280元。
希望舊山線鐡路在鐵道自行車的加持下,能風光再現!
旅遊日期:96.12.14 天氣:晴天 搬遷日期:102.10.03
龍驣斷橋原名「魚藤坪斷橋」,這座被譽為「台灣鐵路藝術極品」的龍驣斷橋建於西元1905年,完工於1906年。總長200公尺,原來的橋樑構成是由磚拱、鋼鈑梁和鋼梁分段購成。橫跨在景山溪支流龍驣溪深谷上,橋面離溪底50公尺,氣勢萬千。在當時要建造一座可供火車行駛的橋樑,確實是一大挑戰,此座橋墩未用一根鋼筋,一包水泥,只以紅磚及花崗石塊利用石灰黏結而成,以平衡火車行駛時所造成的震動。如此高超的施工水準及優美的幾何弧度,建立了此座聞名國內的龍驣斷橋。
1935年4月21日凌晨,發生7.3級關刀山 大地震,震央距龍驣斷橋僅五公里,天搖地動,短短數十秒之間,魚藤坪200戶人家無一棟房子倖免,當然也包括當時被認為最堅固的魚藤坪斷橋。浩劫過後為盡速恢復南北交通,但因斷橋受損過巨無法修復,便在斷橋以西60公尺重建新的鐵橋。
現今、我們還可看到北端的六個及南端的四個橋墩遺跡,不論是從斷橋半殘拱口望新橋或是依傍著斷橋的滿山油桐花,都是鐵道攝影的最佳景點。民國88年9月21日再度遭受九二一大地震的無情摧殘,由北端算起第五橋墩半殘拱口二次被震斷,龍驣斷橋除了深具古樸之美外,也是經歷二次大地震的活見證。
當年南下的列車拖著沉湎步履進入山岳小站「勝興」,終於得以輕快的步伐通過「開天」隧道來到交會列車的167號誌站,瞬間便來到號稱全台最高(33公尺)的鐵橋-龍驣鐵橋,這座鐵橋是在1935年台中關刀山 大地震後所改建的新橋。在它的東側那座紅色斑駁的磚造斷橋遺跡,就是舊山線第一名景-龍驣斷橋。北端的六座橋墩遺跡。
跨越龍驣溪的人行拱橋。北端橋墩遺跡。
北端橋墩遺跡一景。北端橋墩遺跡一景。
向上仰望龍驣鐵橋高33公尺,號稱全台最高鐵橋。由南端斷橋下看北端斷橋遺跡。
南端的四座橋墩遺跡。南端橋墩遺跡一景。
網友評論
景點相關內容
相關景點
相關行程
網友分享
文章分享
相簿分享
相簿分享內容
我要分享 看更多影音分享
影音分享內容
我要分享 看更多交通方式
自行開車
編輯 歷史路線2:台13線省道 → 過「義里大橋」右轉 → 苗52縣往鯉魚潭方向約二公里 → 左轉鯉魚國小 → 苗49線直行,即可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