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意遊 元件頁
小門嶼

- 位置: 台灣 澎湖縣 西嶼鄉
- 類型:
- 地址: 澎湖縣西嶼鄉
- 電話:
- 傳真:
- 網頁: https://www.penghu-nsa.gov.tw/ScenicSpotDetail.aspx?Cond=faa39b76-3a75-4ca4-8de3-51b1ac06035d&DistrictCategory=ef9346dc-0956-406d-bb98-768c416e35f4
- 電郵:
- 修改:
- 人氣: 14108
- 經度: 119.51928
- 緯度: 23.64994
相片分享
景點內容
景點描述
小門位於西嶼鄉北端,為西嶼鄉屬之一小島,西積僅半平方公里左右,居民亦僅有三佰餘人,與西嶼本島之間,有一水之隔,原有約二百公尺之小海峽,頗具開發之價值。鄉公所於是因勢興建為跨海小峽,並開發陸上車道,民國七十六年二月竣工,縣有公共汽車直通村中公廟前,交通便利暢通。
在西嶼本土,與小門僅一水相隔約二百公尺之海岸,景趣別具一格。雖然因長達半年之東北季風吹襲,本鄉之北岸,首當其衝,草木不長;但從西嶼本島北端之高處,看小門之南岸,仍然是蔥翠一片,配以奇型之岩石,清澈之海水,為他處所不可多見之景觀。而東岸一亦即西嶼本土北端盡處,則有奇石峭壁,增加海峽之景觀。
小門與西嶼本島之間原本無橋,村民來往,須用駁船,如遇風強浪高之際,則危險萬狀。自跨海大橋完成,此地被人發現而受到重視,西嶼鄉公所利用建造漁港碼頭之便,同時亦架造一條長約一百五十公尺,寬四公尺之橋連接碼頭。 此橋人稱之謂「跨海小橋」,遊人站立橋上,可以俯視碧藍海水,隨潮之漲退,南北流通。因橋西為小門漁港,由一弧型之沙灘環抱,港內寬敞村莊建立於此,一片寧靜景緻,令人感到十分悠閒,平時漁船即停泊在此。
東望大橋:由海峽各處,或高或低,從不同角度,向東一望,可以看到跨海大橋。著名的鯨魚洞位於小島西北海岸,黑色柱狀節理玄武岩在此形成海崖,其間右因海蝕作用,出現一巨型海蝕洞,乃成今日奇景,炎炎烈日下,入洞傾聽潮音,撥弄海水,令人蕩氣迴腸。
在植物生態方面,種樹主要以耐風、耐鹽、耐旱之植物為主。常見的有牛筋草、狗尾草、龍爪茅、孟仁草等,在禾草較少的地表,則有天人菊,或是澎湖大豆、土丁桂、風揚草等植物。
資料來源 西嶼鄉公所
小門嶼 位於西嶼的北端,雖然面積只有0.5121平方公里,卻是澎湖群島之縮影,有活的地質地形教室之稱.也是這趟澎湖之行我最喜歡的景點.
前方小門橋為小門嶼與西嶼的分界點.
路旁壯觀的玄武岩石壁
美麗的花兒
右上方建築物為小門地質館,內部詳細介紹澎湖的地質特色,是了解澎湖地質的必訪景點.
往右直上小門地質公園
白色屋子好有希臘 FU喔!
綠油油的小門地質公園
好喜歡這片寬闊的大地,小徑直線延伸,彷彿邁向天際的感覺.
前方有隻翻白眼的鯨魚擱淺在岸邊,那是鯨魚洞啦!
玄武岩的海崖歷經海潮不斷沖蝕,貫穿成洞,因形狀有如在海攤擱淺的鯨魚,所以被稱為「鯨魚洞」.
現在正巧是退潮,本想走進鯨魚洞 內聽聽海濤聲的,但;天公不作美,竟然下起雨來,而且風勢還蠻大的.地陪一直催促著我們往回走,只好作罷,可惜啊!
依依不捨的離開了小門嶼 地質公園.
資料來源:澎湖國家風景區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