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意遊 元件頁
北門驛
相片分享
景點內容
景點描述
這是不只是以前搭阿里山 火車的必到之處,也是嘉義十大古蹟之一。
築於清康熙43年(西元1704年)的諸羅古城是台灣早期的古城,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加建東西南北4城門。
日治時代日本人在1899年發現阿里山 森林,蘊藏量足夠執行伐木計劃80年;於是建了阿里山 鐵道,台灣上等檜木、扁柏轉運到日本及台灣平地蓋神社,同時供應給關東、關西、九州的造船業,運材鐵道終站設在嘉義北門 ,日本人稱車站為驛,所以這座木作車站就稱作北門 驛。
北門 驛不同於阿里山 沿線車站,因為林務管理、鐵路機械維修以及製材需要,從北門 驛延伸的廣大腹地設了營林所、北門 修理工廠、嘉義製材場、大如湖泊的貯木池,林業與鐵道繁榮了嘉義,北門 驛一帶曾是全台灣最大的木材交易市場。
北門 驛的對面有新站,要搭阿里山 火車當然要去新站搭乘。但因為受去年的八八風災重創,因此阿里山 鐵路、客運都因此受到影響:暫停行駛。
在六月底曾看到新聞:阿里山 祝山線已經正式復駛,雖然從嘉義市到阿里山 的鐵路復駛還遙遙無期,但阿里山 的山上通車至少是個好的開端。
北門 驛和前面的小廣場~
北門 驛經過規劃,旁邊有昔日的火車車廂供遊客觀賞。不過看起來還是有加強管理的空間,因為雜草的長度看來.......政府部門不似有積極管理。
北門 驛是阿里山 鐵路在嘉義市的北門 車站,車站築築至今仍維持日據時期興建木造感覺。對面阿里山 鐵路的那一端是一棟全新大樓,聽說是因應阿里山 住宿旅館之類的飯店。
北門 驛一隅~
地上有馬賽克之阿里山 神木和小火車~
北門 驛建於西元1910年,至今已有百年歷史,是嘉義市定的古蹟。
因為傳統日式造型車站建築,建材使用的全是阿里山 區所產的紅檜,因此儘管年代久遠,建築物依然保持完好。
整建後的北門 驛旁邊比較現代,和車站本身的懷古感覺還是有些許落差,要不是車站前方有多條長長的鐵軌,以及車站左側展示的火車廂,已嗅不到鐵路驛站味道,這是比較可惜的地方吧。
不過百年的北門 驛主體外觀還保存了下來,至少讓我有機會帶我的兩個小孩回嘉義時,能繼續為嘉義市的歷史和阿里山 鐵路的興衰作了最好的見證。
◎ 交通:
北門 驛地址:嘉義市共和路482號(出嘉義火車站後左轉接林森西路直走,直到林森東路與忠孝路交叉路口,進入北門 驛的路不大,請小心開車)。
北門 驛最早是阿里山 森林鐵路的起點車站,興建於明治43年(1910),車站建築全部以阿里山 特有紅檜建材,是其特色。在未銜接縱貫鐵路嘉義車站之前,本站是阿里山 森林鐵路蒸汽小火車的起點,也是阿里山 鐵路貨運集散地,阿里山 鐵路沿線的民生物資都由此運上山,地位相當重要。 阿里山 砍伐的原木運抵達北門 驛,依照木材種類,分別轉運至貯木池或陸上貯木場,為嘉義市製材產業的重要基地。大正元年(1912)阿里山 森林鐵道全線通車,北門 驛也正式營運,所帶來的客貨量相當龐大,因此也帶動了整個地區的蓬勃發展。 北門 驛不同於阿里山 林鐵沿線車站,因為林務管理、鐵路機械維修以及製材需要,從北門 驛延伸的廣大腹地設了營林所、北門 修理工廠、嘉義製材場、大如湖泊的貯木池等,林業與鐵道繁榮了嘉義,北門 驛一帶曾是全臺灣最大的木材交易市場。 迄至民國62年(1973)10月,因應阿里山 轉型觀光景點的熱潮,阿里山 森林鐵路嶄新的北門 新車站落成啟用,取代了木造老車站「北門 驛」,繼續搭載觀光客上阿里山 。不過至民國71年(1982)阿里山 公路正式通車,阿里山 森林鐵路的搭乘盛況自此不再,北門 驛周遭區域漸沒落。 如今阿里山 鐵路已不再運送木材了,北門 驛見證伐木時代阿里山 林業的繁榮興盛,因而被嘉義市政府指定為古蹟,並成為攝影愛好者及民眾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網友評論
景點相關內容
相關景點
相關行程
網友分享
文章分享
相簿分享
相簿分享內容
我要分享 看更多影音分享
影音分享內容
我要分享 看更多交通方式
自行開車
編輯 歷史2.走國道1號->下嘉義交流道右轉->159縣道(北港路)->世賢路一段左轉->忠孝路243弄(過鐵道)左轉直走左手邊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