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意遊 元件頁
威靈宮
相片分享
景點內容
景點描述
◎ 金山水尾的威靈宮:
位於金山鄉豐漁村的主要鄉道上的威靈宮(三府王爺),小小的一間。
宮內主祀三府王爺,貫稱「水尾王爺公廟」,肇基於清光緒二十七年(西元1901年) 舊名「漁獲宮」,光復後更名為「威靈宮」而沿用至今。
「水尾王爺公」為金山王爺信仰的開端,更是奉承天命「代天巡狩」於金山,百年來三府王爺威鎮一方,早已褪去「瘟神」的神格 轉而成為當地的「守護神」。
水尾人心靈上的寄託「三府王爺」,已成為水尾人精神團結的表徵。
相傳三位王爺乃唐朝進士,朱府大王爺(面紅)、池府二王爺(面黑)、溫府三王爺(面綠)生前盡忠行義、保國衛民,昇化後同受勒「代天巡狩」一同巡行人間護國佑民。
威靈宮和其他宮廟比較不一樣的地方,是宮內供奉一艘古船,也提供香爐膜拜。
找尋資料並無明確指出這源由,看到以下相關的資料,參考參考:
『據耆老所言,三府王爺降臨本境可溯自清光緒二十七年,某日村內俗稱「尖頭」的先生,於農耕之時,突然發現海上有一艘金碧輝煌之三檣大帆船徐徐朝水尾而來,待其靠岸,前往探究,卻只見一小木舟,船上有一只香爐上書「三府王爺」四字,村民同認聖神蒞境必賜錫福,遂撈起供奉於岸邊小石洞內。嗣後神威大顯,恩敷斯邑,眾議建廟奉祀,旋請王爺降乩覓地,得今現址吉地興造宮闕,斯時王爺幾度易居,終有定所可永享香煙。』
威靈宮外面樑柱上的雕飾目前用透明壓克力(或玻璃)保護~
牆上的石雕都呈現斑駁狀態~
細數歲月,威靈宮肇基至今已近百年矣!用小磁磚黏上去的字體,部分字體都已經剝落。
威靈宮的後方約50公尺內就是光武坑道~
金山這個地方為什麼叫水尾?因當地位處金包里溪、員潭溪的出海口,故舊名為「水尾」(意思即「水的尾巴」)。
而鄰近三、四百公尺即是水尾漁港和員潭溪景觀橋,也可走去逛逛。
金山不只是鵝肉,如果到訪金山也可走這條線,因為這幾個景點可串起來玩,而且不用像金山老街一樣人擠人,算是比較愜意隨走路線。
「老廟」拜拜、「坑道」體驗、「漁港」吹風(這裡吃的不多)、「觀海橋」看海......都是特殊的金山體驗。
網友評論
景點相關內容
相關景點
相關行程
網友分享
文章分享
相簿分享
相簿分享內容
我要分享 看更多影音分享
影音分享內容
我要分享 看更多交通方式
自行開車
編輯 歷史2、中山高速公路→於八堵交流道轉台2省道→萬里→野柳→金山。
3、南上→五股交流道→關渡大橋→竹圍→登輝大道→金山。
4、臺北→陽明山國家公園→陽金公路→金山。
大眾運輸
編輯 歷史2、於臺北車站地下化之捷運R十三站→搭往淡水→再轉2號省道→經三芝→金山。
3、臺汽客運:金山←→臺北(經陽明山)、淡水←→基隆(經金山)、金山←→中崙、淡水→基隆(經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