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意遊 元件頁
蘭潭水庫
相片分享
景點內容
景點描述
來到嘉義後花園蘭潭風景區,
看看新興藝術作品月影潭心,
悠閒在蘭潭散散步,
外加來看一場音樂水舞噴泉!
月影潭心是藝術家王文志老師的作品,
強調在月光下光影幻化,
展現其獨特美姿,
作品鳥巢狀就構築在潭水之上,
呼應著四週樹群、鳥兒,
是一件想融入自然的作品~
作品就坐落在蘭潭風景區裡
有作品的介紹說明
小小綠地上,
坐落著這看似簡單的藝術品,
彎曲纏擾的線條像鳥巢一樣,
還有蛋型在中間,
放在大自然裡好像有些突兀,
卻又不是那麼怪異~
使用鋁片製作出彷彿編織的感覺,
鏤空的設計,
讓人可以透視外面天空、景色的變幻
穿過鋁織斜坡隧道,
在中間蛋型平臺裡,
透過孔隙欣賞潭景也有獨特味道…
時間已近傍晚,
還能感覺夕照灑落的光影
白天下看的月影潭心作品,
是金屬銀顏色,
老實說有些冰冷的感覺。
可以仔細觀察,
每一處的纏繞圖形都不一樣
就是這些眾多簡單的圖形,
拼湊出我們所見的月影潭心
另一側是階梯構造,
樓梯窄小了點,
但每階都有圖案
鋁製樹幹造型支撐起整個月影潭心的作品
月影潭心這主題,
月影代表「蘭潭泛月」的美景,
潭心為「湖水波紋」,
又音「談心」,
所以來此美景下悠閒談天、談情說愛都很適合!
椅背同樣有無數纏繞的鋁編織,
真希望自己能夠坐在這兒度過一段時間~
像樹幹一般支撐著整座作品,
搭配著藍色謎樣般的藍色水波紋,
在亭子下面坐著感覺特別迷幻
入夜後,
作品打了燈,
看的感覺就不像白天那般冰冷。
鳥巢狀的兩側,
像是火雞尾端,
讓人可以馬上聯想到嘉義火雞肉飯
鋁片編織的縷空結構,
這個鳥巢設計,
其實是桃子造型,
象徵嘉義古名「桃城」。
整個造型設計理念融入了嘉義當地的人文與觀光特質,
難怪成為嘉義新一代的城市美學代表作!
紫色燈光一照,
配上後方粉色晚霞,
是不是很漂亮呢?
夕陽已經落入地平線,
月影潭心被投射到藍色燈光,
再搭著已經沒有夕照的藍天,
具有不同的美感~
欣賞完月影潭心的作品後,
還能在蘭潭風景區走走散步,
蘭潭號稱是嘉義市的後花園,
是距離市區不遠就能呼吸森林芬多精的好地方!
先欣賞尚未被夕陽染色的蘭潭美景,
(水舞的設施卡在前面,
老實說有點破壞美感,
但魚與熊掌不能兼得!)
可以沿蘭潭散步,
找到自己最喜歡的角度將蘭潭紀錄下來~
邊散步邊欣賞夕陽西下的景色,
真正的秋季,
真的很涼爽舒適~
沿著潭邊走到了三信亭,
可以登高覽觀整個蘭潭,
拾階而上,
也能看見三三兩兩的遊客在此來來去去~
走了一小圈後,
繼續欣賞這靜靜的美景
終於等到天空、潭面顏色開始變化的時刻~
夕陽很美,
但它能夠停留的時間很短暫
樹影間的夕陽~
夕陽落下的速度,
總是莫名的快,
沒有稍加注意,
就匆匆而過了~
夜間蘭潭重頭戲為音樂噴泉,
2016年啟用,
為全台最大的常設音樂水舞噴泉,
讓蘭潭有越夜越美麗的Fu~
最高噴水高度可達50公尺,
35道的水柱,
搭配音樂、燈光,
看得正過癮時~~
竟然就結束了!!
水舞每次的演出時間只有短短10分鐘,
看到差不多是3首曲目,
設計的畫面還算不錯,
共有8種變化:
一柱擎天、海鷗水舞、麻花旋轉、左右搖擺、
35道水柱、皇冠水舞、拱門噴泉、左右搖擺水舞
冬令(10/01~隔年3/31)
表演時間18:30、19:30、20:30、21:30,
夏令(4/1~9/30)
表演時間19:30、20:30、21:30,
但枯水季節、颱風季節可能會停止,
詳情可見「舞動蘭潭-嘉義市蘭潭風景區音樂噴泉」粉絲團,
若能在涼爽的秋季,
到蘭潭欣賞月影潭心,
順道來一場聽覺與視覺的音樂雙重饗宴也不錯呢!
蘭潭位於嘉義市東 北郊山仔頂附近,相傳西元1620年荷據時代荷蘭人在八掌溪的支流鹿寮溪築壩,日據時代,日本人又築壩把蘭潭作為自來水廠的儲水池,直到現在蘭潭依然是嘉 義的蓄水庫。蘭潭潭水清澈見底,四面岡陵起伏,潭水若遇月夜朦朧,如詩如畫,「蘭潭泛月」為嘉義八景之一,潭畔休憩設備完善,是假日休閒理想去處。
蘭潭水庫古稱紅毛埤,據傳為當時據台的荷蘭人所開鑿,「蘭潭泛月」也是嘉義的八景之一。
蘭潭潭面寬廣,碧波千頃,四周丘陵環繞,風光相當怡人,尤以月夜景緻最為迷人,
故素有蘭潭泛月之美譽,遠眺蘭潭湖光山色,波平如鏡,碧綠萬頃的湖面如畫般盡入眼
簾,美不勝收。
水庫目前主要為蓄水及休閒功能,蘭潭水庫佔地約2平方公里,東西長達1公里,南北寬約2公里,集水面積約200平方公里,為嘉義地區重要的民生水源之一。
由於周邊風景明媚,並且規劃許多健行步道,清晨或傍晚時分,吸引不少民眾到此運動或散步。
環湖公路旁的林木茂密所釋放出的芬多精更是源源不絕,蘭潭水庫為民眾運動休閒的好去處。
環潭步道—綠蔭底下紅白相間的地磚除了供行人漫步休閒之外,更能襯托出蘭潭之美。
蘭潭四周丘陵起伏綠樹盎然,西南高處佇立著三信亭,可攻遊人休憩,登上頂樓可環視
潭面,一覽無遺。
場旁正好有一裝置藝術-月影潭心, 是以鋁片編織的主題結構
蘭潭又名南潭,佔地面積約70公頃,位於嘉義市東北郊區的山仔頂,鄰近嘉義大學及仁義潭,相傳為300多年前荷蘭人所鑿之埤,故稱「蘭潭」,又稱「紅毛埤」。到了日治時代,日本人又築壩把蘭潭作為自來水廠的儲水池,直到現在蘭潭依然是嘉義自來水廠的蓄水庫,提供嘉義市的飲水灌溉。蘭潭潭水清澈見底,四面岡陵起伏,山光水色,潭水若遇月夜朦朧,如詩如畫,故「蘭潭泛月」列為嘉義八景之一。
蘭潭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諸羅樹蛙、五色鳥及多元豐富的植物與昆蟲等常見於此,是許多生態保育愛好者及賞鳥人士喜愛的好場域。隔著環潭道路與蘭潭相對,則是有「嘉義市後花園」之美名的蘭潭後山公園,後山林中有數條山徑步道,沿途兩旁挺拔的樹群不斷釋放芬多精。是喜好大自然人士的最愛。
沿岸的環湖公路也規畫了完善的自行車道,不僅僅可以散步亦可騎著腳踏車乘著涼風欣賞蘭潭之美;在水庫壩堤邊有座三信觀賞樓,供遊人歇息之用,立於樓頂不僅蘭潭景緻一覽無遺,亦能俯瞰全市風景盡收眼底。
民國101年(2012)蘭潭「月影潭心」甫建置完成,為享譽國際的藝術家王文志所創作,係由鋁片編織的縷空主題結構,月光下光影幻化,獨特的美姿,如鳥巢構築在潭水之上,呼應周遭樹群鳥隻,充滿自然野趣氣息。不論白天、晚上、雨天或晴天皆有不同情境與景觀。夜間燈光四段變化,營造出不同美感。潭中並設有彩色噴泉,高度可高達50公尺,更增添蘭潭動態之美。每日傍晚時分許多嘉義民眾攜家帶眷前來蘭潭欣賞噴泉與月夜之景,使蘭潭成為民眾休閒遊憩的好去處,也為前來嘉義旅遊不可不去的景點之一。
營業資訊
全天開放
景點描述
蘭潭水庫古稱紅毛埤,據傳為當時據台的荷蘭人所開鑿,「蘭潭泛月」也是嘉義的八景之一。水庫目前主要為蓄水及休閒功能,蘭潭水庫佔地約2平方公里, 東西長達1公里,南北寬約2公里,集水面積約200平方公里,為嘉義地區重要的民生水源之一,由於周邊風景明媚,並且規劃許多健行步道,清晨或傍晚時分, 吸引不少民眾到此運動或散步,環湖公路旁的林木茂密所釋放出的芬多精更是源源不絕,蘭潭水庫為民眾運動休閒的好去處。
蘭潭噴泉時間表:
09:00─09:15
10:00─10:15
13:00─13:15
14:00─14:15
15:00─15:15
16:00─16:15
17:00─17:15
☆19:30─20:00
☆20:30─21:00
☆21:30─22:00
☆符號表示有投射燈時段
在三信亭旁,潭中設彩色噴泉,高度可達50公尺,增添蘭潭動態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