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里鎮
群山環繞的埔里,藝術與人種薈萃,
走在路上,可能隨時撞見藝術家。
埔里,經霧社通往合歡山、梨山、大禹嶺,再到花蓮的入口,山區農產品的集散地、山區居民的子女教育場、醫藥及精神食糧補給站。泰雅族、布農族、平埔族、閩南、客家在此混雜共居,鳥居龍藏早就有感而發:「要研究人類學,最好來埔里。」近五十年又加上許多外省軍人、榮民及他們的眷屬、後代。
種族的複雜,並沒有讓埔里顯得劍拔弩張;相反的,群山圍繞中的這片平野,倒因此變得更豐富、更有活力。新移民,其實是埔里很重要的組成分子,宗教和藝術人士尤其鍾情於此地。
「人家說埔里有特殊的磁場,很適合修鍊,」廖嘉展半開玩笑地解釋為何這座偏遠市鎮周邊五步一廟、十步一觀。至於藝術家,多半是喜歡這裡悠閒的步調、清新的空氣與美麗的山水吧。
資料提供:天下雜誌「微笑台灣319+鄉」網站(www.319.com.tw)
https://yo.xuite.net/info/map.php?aid=TWN30802
TW
南投縣
埔里鎮
群山環繞的埔里,藝術與人種薈萃,
走在路上,可能隨時撞見藝術家。
埔里,經霧社通往合歡山、梨山、大禹嶺,再到花蓮的入口,山區農產品的集散地、山區居民的子女教育場、醫藥及精神食糧補給站。泰雅族、布農族、平埔族、閩南、客家在此混雜共居,鳥居龍藏早就有感而發:「要研究人類學,最好來埔里。」近五十年又加上許多外省軍人、榮民及他們的眷屬、後代。
種族的複雜,並沒有讓埔里顯得劍拔弩張;相反的,群山圍繞中的這片平野,倒因此變得更豐富、更有活力。新移民,其實是埔里很重要的組成分子,宗教和藝術人士尤其鍾情於此地。
「人家說埔里有特殊的磁場,很適合修鍊,」廖嘉展半開玩笑地解釋為何這座偏遠市鎮周邊五步一廟、十步一觀。至於藝術家,多半是喜歡這裡悠閒的步調、清新的空氣與美麗的山水吧。
資料提供:天下雜誌「微笑台灣319+鄉」網站(www.319.com.tw)